• 刺杀内心的骑士团长:一本等我变老才读懂的书

    这月读完了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我买这本书得有好几年的时间了,之前有过几次要读,但是都没有读下去。读完《追忆似水年华》第七卷,我出人意料地一口气把它读下来吧。

    如果要我说,我会说普鲁斯特把我练出来了,能有耐心读之前读不下去的书。我也会说,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可能更容易理解书中所表达的内容。于是这本书就在我的书架上,等着我变老,等着我再拿起它,不再放得下。

    村上春树在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它不像《挪威的森林》那样充满爱情的忧郁,也不像《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那样充满异世界的科幻,甚至它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山上的房子里,大部分时间里都很平淡。

    [Read More…]
  • “不抛弃,不放弃”:人生最该死磕的那口气

    最近在看《士兵突击》的小说,小说跟电视剧是一样的。看小说的时候我总会想起电视剧里的画面。尤其是钢七连的口号“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回响在耳边。我觉得,人吧,心里总得有一口气,才能成为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许三多就是抓着“不抛弃,不放弃”、“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地活着”来坚持下来的。他从一个看到坦克都要举手被连长高城嫌弃的龟儿子,到被高城认可说他已经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其实在在许三多眼里,他自己一直是那样,并没有改变。

    [Read More…]
  • 不要相信眼睛看到的限制|海鸥乔纳森经典语录

    天堂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段时间。天堂是完美的状态。

    Heaven is not a place, and it is not a time. Heaven is being perfect.

    [Read More…]
  • 在细雨中呼喊: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在细雨中呼喊》有两大主题:荒诞和孤独。或者换个方式讲,在荒诞底色下的孤独人生。“我”在南门的石板路上奔跑,细雨中传来遥远的呼喊。那是童年的声音,是记忆的碎片,是生命最初的震颤。整本书是一个关于记忆、孤独与救赎的迷宫。在这个迷宫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陌生人,都在寻找那个失落的自我。

    一、记忆的迷宫:我们都是时间的囚徒

    记忆是一座没有出口的迷宫。在《在细雨中呼喊》中,时间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破碎的镜面,映照出生命最本真的样貌。余华说:”记忆中的时间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存在着的,它不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而是像一堆被打乱的扑克牌。”

    [Read More…]
  • 《在细雨中呼喊》: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

    余华的小说多少有些荒诞的特点。《兄弟》上下两部的强烈对比和最后荒诞的处女选美大赛和的可笑的大赛结果。如果说《兄弟》里的荒诞是张扬外露与生活有些冲突,那么在《细雨中呼喊》中,荒诞已经融入生中其中,成为主人公生活的底色。

    主人公孙光林在逃避父亲的暴打后发现:”我突然发现逃跑的意义,它使惩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划开了整部小说荒诞的肌理。当六岁的孙光林被卖给养父母时,他在遇到祖父时得意洋洋地对他说:“我现在没工夫和你说话”;当祖父在杂物间木板上一天天走向死亡时,父亲却在计算棺材的尺寸,要花多少钱;当好朋友苏宇在清晨的血色中渐渐冷却死去,身边的母亲弟弟几次看到却都视而不见。这些场景不是虚构的寓言,而是生命最真实的荒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