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年末读完了人文社的《海子的诗》,这是今年读的第50本书,也应该是最后一本了,这也应该是最后一篇读后感了。年中偶尔思索今年最后一本书是什么,那会可真是不会想到会是一本诗集。海子的诗,印象最深的还是作为我们课文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本短诗集,是把海子短诗的精华收录在一起,然后节选了长诗《弥赛亚》的部分。一首首地读来,其实大部分诗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读完是因为习惯——开始看一本书,怎么着也得把它读完。
说心里话,我对现代诗并不太感冒。我从十月份就开始读这本诗集,一直到今天才读完。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种很私人的事情,文字是作者经历、思绪、幻想、渴望的集合体。而诗歌是所有文体中最浓缩、最隐晦的一种。所以对我来说,诗歌往往是最难以理解的,无法理解就代表无法产生共鸣,无法产生共鸣也可以认为是读不懂。读完整本诗集,其实真正读懂的并不太多,有一种感觉就是里面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我就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了。也无所谓,能读就好,总要体会不同的文字。
《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这首诗写于海子后期,海子说他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在诗歌中,他多次提到王位和太阳,我不想探寻王位和太阳对海子意味着什么,但是我知道的是那是他追求或者说向往的事物。我们都有来自内心的渴望,有时候那渴望之强烈,让我们从梦中惊醒,让我们无从面对浓郁的黑夜——孤独感深深袭来。海子渴望着太阳,但是最后他却没有从太阳中得到他所需要的温暖,年纪轻轻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留下我们无从了解的诗的寓意。
《远方》
……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遥远的青稞地
除了青稞 一无所有
更远的地方 更加孤独
……
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
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痛苦
我特别喜欢这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在大学时第一次读到这句诗。那时不知道它是一首诗,那时我还有写随笔的习惯,我为了这句诗而写了一段随笔。我们都向往着远方,远方有我们希望见到的风景,有我们未曾得到过满足的希冀,有再也见不到的朋友亲人……远方,除了留给我们一点遥远的念想,真的是一无所有。就像那天边的云朵,飘向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远方。远方是幸福,还是痛苦?
《雨鞋》
……
雨鞋和羊和书一起塞进我的柜子
我自己被塞进相框,挂在故乡
……
故乡,一个姓名/一句/美丽的诗行/故乡的夜晚醉倒在地。我们都无法忘记故乡,我们都想要再回到故乡。不过在我们从故乡离开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无法再回到故乡。所以我们想把自己塞进相框,挂在故乡。我们想让故乡留住我们的思念,多少次梦回故乡,一次次走在那乡间小路,路过那一排排红砖房,踏进那绵延的麦浪,嗅闻那袅袅炊烟的柴火味……乡愁,是我们深埋于心底无法化开的愁绪。
《太阳和野花》
……
远远地走来
去看看他,去看看海子
他可能更加痛苦
他在写一首孤独而绝望的诗歌
死亡的诗歌
海子的死,其实从他的诗中能找得到踪迹。我想海子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人孤单地写诗。他向往太阳,但是他却化解不开内心的忧郁和绝望。海子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我为他感到可惜,他在我一事无成的年纪写出了那么多诗,然后在那么年轻时选择与大地融为一体,留下世人去探究他诗中所表达的思绪。这让我忍不住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也罢,就是会有人如流星般短暂地闪耀天际,就是会有人平平淡淡地走完平凡的一生。你能说哪个好,哪个坏?
题目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今天我并不想引用这首诗。海子写道:我们偶然相遇没有留下痕迹。他也写道:在黑夜里为火写诗/在草原上为羊写诗/在北风中为南风写诗/在思念中为你写诗。我们内心都有最美好的向往,就像我在读诗时体会到的内心的感受。我们为爱人活,为孩子活,为父母活,更重要的是我们为自己而活,为自己内心的希望而活。海子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句像是对我们的问话: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我来说,我的曙光就是与爱人和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生活的希望,生命的期待。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2024-12-31 0:4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