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二月的五本书,又重新翻开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五卷《女囚》,去年已经看完了前四卷——我做过版本的推荐:《追忆似水年华》选本,周克希,徐和谨还是老译林?之前第五卷看了1/5就停下了,实在是看第三卷和第四卷有点受伤,我对里面沙龙的描写实在是没什么兴奋。现在第五卷《女囚》基本远离了沙龙,开始写叙述者与阿尔贝蒂娜的爱情,让我读起来又有了兴致。
许多人将普鲁斯特的这部巨著视为”一生必读却永远读不完的书”。周克希在《朗读者》节目上引用法国作家法郎士说过的话:“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真的很遗憾,他只翻译了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五卷就不得不放弃了。
从一开始搞不清人物关系——出现了那么多人物,人物名字都是不熟悉的法语名字,到现在的大体了解人物的关系。其实读这部书,就是在读普鲁斯特的回忆和思索。地点,人名,时代是不同的,但是人心是相通的。那些斑驳的光影、玛德琳蛋糕的香气、斯万痛苦的爱情,我们都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对应。
很幸运的是,前五卷由独立的译者完成。周克希译了一二五卷,徐和谨译了一二三四卷。他们两位翻译家的文字,像两条交错流淌的河流,带着我们漫游普鲁斯特的时光迷宫。让我能跟随译者笔尖的微光,感受书中那些令人心颤的瞬间。
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周克希
在贡布雷的黄昏里,一块蘸着椴花茶的玛德琳蛋糕叩开了记忆的闸门。”起先我已掰了一块玛德莱娜浸在茶里……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顿时使我浑身一震”。周克希的译文如丝绸般顺滑,将我带入普鲁斯特的童年叙事。那关于童年的梦的描写,让我震惊——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能将梦的感觉如此真实的描写出来。而斯万先生与奥黛特的禁忌之恋,在孩童懵懂的视角里投下第一道阴影。谁又能想到,斯万最终竟然娶了那个高级风流女子。
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周克希
海滨少女们像一群振翅的海鸥闯入叙述者的青春。阿尔贝蒂娜戴着马球帽回眸的瞬间,”她转过身来,那顶帽子斜斜地扣在头顶,在阳光下闪着玫瑰色的光”。周克希用诗意的笔触定格了这个经典画面,而少女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已然预示了爱情中永恒的错位。少女的花影在叙述者心中埋下了爱情的种子,由此引出了第五卷和第六卷的故事。但是期望和幻想中的爱情,以一种扭曲的形式来到叙述者身边,这到底在一幕喜剧还是一幕悲剧?曾经花影下的少女,变成叙述者的女囚,最终从叙述者家中出逃……
第三卷《盖尔芒特那边》,徐和谨
看完前两卷周克希的译文,第三卷开始来到徐和谨的译文。徐和谨的译文朴实,注释详尽。而且每一本都有他的分析。是阅读普鲁斯特很好的版本。整卷书都在描写巴黎贵族的沙龙。在沙龙里,”德·盖尔芒特夫人浅紫色的长裙拖过拼花地板,仿佛把暮色穿在了身上”。社交场上的寒暄化作精妙的文字芭蕾,当叙述者终于踏入向往已久的贵族世界,却发现”名字比事物本身承载着更多诗意”。当见到事物前,一个名字能让叙述者向往许多,幻想出很多场景。可是一旦名字成为眼前的人物或地点,它就失去了地份神秘,慢慢变得普通和不再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卷《所多玛和蛾摩拉》,徐和谨
这一卷其实挺让人吃惊的。一百多年前年,普鲁斯特就开始这么光明正大地描写同性恋——我一直以为,同性恋是最近几十年才被详细描写。我想,这与普鲁斯特本身是一名同性恋不无关联。夏吕斯男爵与裁缝絮比安的相遇宛如但丁笔下的地狱图景。”他的目光突然像中世纪画家描绘的闪电那样迸射而出”,被禁忌欲望灼伤的灵魂,在世纪末的巴黎暗巷投下扭曲的投影。叙述者的身边充斥了各种同性恋,他的好友,他的恋人全都是同性恋。你说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
第五卷《女囚》,周克希
第五卷又回归周克希的译文,我现在读了1/4,不想过多叙述。但是叙述者将阿尔贝蒂娜豢养在巴黎公寓中,他像监视女囚一样监视她,另一方面他自己也被盲目的爱情所囚禁。”我就像拥有了装在玻璃罩里的蝴蝶标本,可她的灵魂永远在别处扇动翅膀”。那些检查外套纽扣的清晨、揣测对方心事的深夜,让每个经历过爱情猜疑的人都心有戚戚。
读《追忆似水年华》,其实一种读法就是随便翻看。看普鲁斯特回忆自己的往昔,评价过去。你总会读到能触碰你内心的段落。普鲁斯特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教会我们用记忆对抗时间的流逝。当我们闻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玛德琳小蛋糕的味道,隐藏其中的往昔的画面从记忆深处涌现出来。我们能感受到梦的引力,我们也想到得到重获时光的魔法。普鲁斯特的文字像斯万家小径上的山楂花,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突然绽放。毕竟正如他所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眼光。”
2025.02.27 21:30
发表评论